七子餅屬于黑茶緊壓茶,為歷史名茶,又稱圓茶,是云南傣族自治州勐??h的傳統名茶,因其形似圓餅,每七塊茶餅包裝為一筒而得名。每塊重357克,規格為直徑20厘米,中心厚2.5厘米,邊厚1.3厘米。這種圓餅茶比小餅茶大,因此亦稱“大餅茶”。七子餅茶過去是民族地區多作嫁娶用的彩禮和逢年過節贈送親友之禮物使用,七子為多子多孫多富貴之意,寓意喜慶團圓和吉祥。暢銷于我國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有“合家團圓”的含義。
七子餅茶外形緊、圓整、顯毫,色澤褐紅,沖泡后湯色深紅褐色,香氣純正、陳香,滋味醇濃,葉底深豬肝色。七子餅茶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篩分、拼配、渥堆、蒸壓而成,其渥堆程度較重。目前云南的七子餅茶有熟餅和青餅兩個系列,熟餅為普洱茶類成型茶,青餅為大葉青茶類成型茶。七子餅茶保留了中國乃至世界制茶史上歷時最長,形制最古老的一種茶品形制,傳承了中國制茶歷史上最古老、最傳統的生產工藝。
圓茶原產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以易武(今思茅縣東南)為最多?,F主要由云南省勐??h生產,昆明市、景東縣、下關(今大理市)等也有壓制。西雙版納是國際茶界公認的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和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發祥地。居住在這里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彝族等開創了悠久的種茶、制茶、飲茶、貿茶歷史,形成了最早生產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造就了一條聞名于世的茶馬古道。
易武是古六大茶山所產茶葉的集散地,生產加工地和茶馬古道的源頭,以易武為中心的“古六大茶山”是明清時代官家、皇室的貢茶園,為了保持茶葉的品質和方便長途運輸,茶農將茶葉經過高溫蒸、壓制方式加工成餅型、磚型、團型等緊壓茶,創造出具有實用性的制茶工藝和包裝工藝,產于易武的“五字圓”茶和“七子餅”茶是最具有特色的緊壓茶。